教育中的“软暴力”何时才会消失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04】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
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现在的父母常常过于期望自己的孩子,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打骂。然而,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种行为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呢?常言道“只要有自信就成功了一半”,但是父母的打击却让孩子很难自信起来。小张是一个初二学生,她最怕的就是妈妈带她去亲友家,因为妈妈总是数落她的缺点,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差等,而对于她的点滴进步却从得不到妈妈的表扬。这让小张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自卑感。她还清晰地记得,从小学4年级起,妈妈就喜欢考她“成语接龙”的游戏,但无论她能否接上,她都得不到妈妈的夸奖。这种情况让小张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另外一个例子是玫瑰小学五年级的常欢宁。她爸爸的脾气很暴躁,如果她表现不好,他就会骂她甚至动手打她。即使她表现好,爸爸也不会表扬她。她还要上很多补习班和兴趣班,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和玩耍。当她弹古筝不好时,爸爸就会在旁边唠叨,用眼神瞪她。这是她最害怕的事情。挨训后,她只能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抱着布娃娃哭。虽然妈妈没多少时间管她,但每天给她做饭,还会抱抱她,这让她觉得很亲切。
软暴力的伤害力
专家认为,小张和常欢宁所遭受的“软暴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与体罚式暴力不同,家长施行软暴力不需要动手动脚,只需要动口。但是它的伤害力甚至超过肉体上的折磨,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调查显示,这种“软暴力”在佛山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在小学生中,有40.98%的孩子受到过父母大声责骂,有7.23%的孩子经历过父母不关心。还有10.55%的孩子被父母说“你是捡来的”等令人害怕的句子。而在初中生中,被父母责骂和感觉父母没有关心自己的比例都上升了。有60.73%的初中生和58.42%的高中生认为他们受到了父母的责骂和不关心。同时,被父母说是“包袱”、“累赘”、“多余”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相比之下,小学生只有4.96%受到这种说法的影响,而初中生则上升到12.03%。报告总结,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受到肢体接触类的硬暴力,而初中生则主要受到语言上的软暴力。对于高中生而言,言语上的软暴力和行为意愿类暴力成为主要形式。
校园暴力的存在
学生在校受到暴力对待
记者的调查发现,今年以来,佛山有超过8起老师对学生施暴的报道。其中,三水乐平镇保安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在进行语文课测试考试时,因发现有人在课堂上说话,责令10多名男女学生集体到教室外墙壁上“磨嘴”,其中三名女学生嘴巴被磨出血。还有顺德一名小女生因为尿急上课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不仅不让其上厕所,还打了这名小女生一巴掌。除了体罚式暴力,还有一些“冷暴力”现象。比如对学生不理不睬,故意冷落学生等。有学生表示,一次在课堂上顶嘴后,班主任一年都不理自己,有时候装作没听到自己说话,这让他感觉比直接打骂还难受。
校园暴力调查结果
针对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约20%的学生曾遭受过老师的打骂和发脾气的暴力行为,约32.5%的学生遭受过老师的罚跑、罚站、罚抄的暴力行为。而经常遭受老师暴力行为侵害的学生只占1%以下。在老师的暴力行为中,发生最少的是“耍流氓”,发生最多的是“罚”,其次是“打”、“骂”和“发脾气”。在初中生中,遭受老师暴力行为的学生人数比例明显增加。有56%的学生遭受过老师的罚跑或罚站,14%的学生遭受过老师的打骂。调查报告指出,心理和精神上的暴力侵害成为初中时期学生遭受暴力侵害的主要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师的言语暴力行为明显增多,但肢体暴力行为明显减少。有一些学生表示,老师会说他们“笨”或“没出息”等侮辱性的话。这说明校园暴力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父母和老师的暴力行为原因
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和初中生遭受父母暴力行为侵害的原因大致相同。有接近一半的小学生认为自己“不听话做错事”,约32.4%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还有17.8%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太贪玩”或“与父母顶撞”。在初中生中,有近六成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不听话做错事”,约35.8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这与小学生的原因是一致的。
学校老师对学生施暴的原因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对于遭受老师暴力行为侵害的原因,约32.27%的小学生选择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约31.65%的学生选择了“我学习不好”,约20.20%的学生选择了“我不听老师的话”。初中生中,有35.84%的学生选择了“我不合群”,有26.11%的学生选择了“我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孩子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老师为何要对他们不好。他们不敢直接问老师,只能偷偷问同学或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校外环境的安全性
调查结果显示,约5.7%的小学生曾在校外被打,约7.81%的学生在校外曾遭遇被羞辱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遇到了校外抢劫、勒索和被威胁的情况。对于校外环境的安全性,37%的小学生认为放学回家路上会“不安全”,33.64%的学生认为“比较安全”,只有29.35%的学生认为“很安全”。即使是中学生和高中生,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安全”。这说明校外环境的安全性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